close

台灣新生報 99-04-01

        8歲的男童安安(化名),長期臉龐嚴重浮腫,雙眼被擠成一線,陰囊脹到比壘球還大,陰莖都快看不到了,過去兩年來,

進出多家醫院,經診斷為「腎病症候群」,但服藥後總是時好時壞,經送台中慈濟醫院醫治,小兒科主任李敏駿以類固醇

脈衝治療,才使病情獲得改善。他並提醒家長們不要輕忽腎病症候群對幼童的傷害。

        李敏駿醫師表示,「腎病症候群」是指一些疾病症狀集合的統稱,指標包括:1.水腫,2.尿中有大量蛋白流失,3.體內蛋白

下降,4.高血脂。只要有腎病症候群,身體的血脂肪、膽固醇、三酸甘油脂也都會飆高,即使小孩也不例外。 

        原發性的「腎病症候群」,目前原因不明,醫界研判可能是基因造成。若是次發性的,則可能與感染有關聯,例如B型肝炎

、肝炎病人、鏈球菌感染等等。另外,自體免疫疾病像紅斑性狼瘡、腫瘤、糖尿病、藥物濫用等也可能導致腎病症候群。 

       大部分腎病症候群患者可以只吃口服類固醇,就得到很好的控制,但仍有近兩成腎病症候群的患者,像男童安安一樣,吃藥

過好一陣子又復發,這類對口服藥物反應不好的患者,兩個月就要考慮改藥。

       家長發現孩子小便出現泡泡、身體從頭皮、下肢到全身都浮腫,食慾與活力都不好,就更應注意,因為如果沒辦法有效治療,

萬一腎臟壞掉,就得面臨終身洗腎的命運,真的很可惜。幼童腎病症候群在發生率方面,國外有研究顯示,10萬人中有2到10人,

日本及東南亞國家的小型研究,則發現亞洲人的發生比率高於西方人5到6倍,男性、小孩又比女性與大人的比率高,東、西方的

差別會不會跟飲食有關,仍待進一步研究。小朋友的腎病症候群多為良性,常見好發在3、4歲。

        提醒家長,注意孩子無緣無故體重增加,尤其下肢出現浮腫,長愈胖、體力卻一天不如一天,沒吃也胖,更要小心不是真的胖,

而可能是其它問題,分辨是不是腎病症候群的簡易分辨辦法:靜置早上第一泡尿,過30分鐘再去看,如果泡沫仍多,蛋白尿機率

就很高,應就醫檢驗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ohshinchen 的頭像
    pohshinchen

    陳珀勳診所 附設自律神經失調檢測保健中心

    pohshin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